文│Ju Chung 【本文已同步新增至遠見雜誌生活情報專欄

仔細一想,台灣的影展確實是愈來愈多了。

從十月粗估統計,短短兩個月就有十幾個大大小小影展迅速崛起,讓影迷們應接不暇,荷包也瞬間大失血(卻樂此不疲)。說來說去,影展的目的無非是要接觸更多觀眾(商業目的也是其一,沒有影展強調自己沒有票房壓力的),能夠透過影展這個號召力向世界各國邀片,以便看到更多台灣院線看不到的佳作,不得不說,從主辦方的角度來看,確實相當樂觀積極。

不過曾幾何時,影展本身吸引的族群,筆者觀察,說穿了不過就是一群年年打著影展觀眾旗幟的死忠影迷(是不是「文青」還有待商榷,有些觀眾不過是想去看看明星,湊湊熱鬧)。影迷們在自己所崇拜的電影類型底下,欣賞,並擁抱自己喜愛的導演(無論他們是否不小心拍到爛片),無形之中,卻與一般觀眾形成一道深深的隔閡。

敢問,本屆入選桃園電影節的名導,包括「洪尚秀、賈木許、羅宏康特、莎莉波特」等人,一般觀眾有多少人答得出來他們拍過哪些電影,更要命的是,誰又真正關心了這些?他們有些是電影史中的典範,大部分則是國際影展(坎城、威尼斯等)頗受推崇的導演,但這些,卻離一般觀眾很遠,很遠。(答案很簡單,因為一般院線片大多不會看到這些,根本無從認識起。)

 

圖:桃園電影節《台北工廠》-《豬》劇照

影展新舊紛呈 觀眾無所適從

每回筆者拿到影展手冊時,第一件事就是被這些絢麗奪目,被包裝的「花枝招展」的片單給深深吸引。從手冊簡介,直到精美劇照,再到眾明星出演的話題新作等,每個環節其實愈來愈力求與一般觀眾更加靠近。從不隨便說自己是多麼死忠的影迷(現階段偏好亞洲、學生片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相當偏頗),有時「新」對於觀眾來說,確實是一種無可救藥的致命吸引力。

回到影展本身,為什麼常常看到片單強調自己是「世界首映、國際首映」,為什麼這些新片就是能夠讓人大開眼界?從影片來看,影展片莫過於求新求變,我認為這些代表創作人源源不斷的創作力和想像力,同樣的,展現電影這個媒介的獨特魅力,與跨國界的一種面貌呈現。

不過這又回到了一個初衷的疑問,台灣的觀眾,真的準備好要迎接這些新片了嗎?還是,其實大家都還只是從院線提供的舊題材中去尋找那些我們「似曾相識」的電影?以便滿足自己觀眾的心態,這都很難說。

桃園電影節這次試圖兼顧大眾口味與藝術的對話,如果要縱觀全貌,這是影展的初衷,但也一直都是最大的挑戰。先別說影迷們好像都全數喜愛影展片,事實上,影展片中還細分「經典名導」和「話題新銳」,坦白說,筆者對於經典電影認識還不足,無法對太過「深奧難懂」的「影展片」有多少關注,看著看著還是很容易會睡著。

 

圖:桃園電影節《台北工廠》-《老張的新地址》劇照

第一屆桃影觀影分享:

這次看的片子中,其中一部是《台北工廠》(同時是第15屆台北電影節閉幕片)。由四位台灣導演(陳芯宜、趙德胤、沈可尚、張榮吉)和四位來自不同國家導演合作的電影。近年來,跨國合製也成為了一種拍電影的新趨勢。這片不僅入選2013年坎城影展導演雙週,影片透過「家」的概念,共同去創作出各自關注的題材。

陳芯宜導演的《豬》,透過邊緣人物的關注,早先在《流浪神狗人》和《一席之地》(編劇)中已有大量台灣在地、廟會等拍攝經驗,這次呈現出同樣的氛圍,是我相當喜愛的前兩名。趙德胤導演則是在《歸來的人》和《窮人。榴槤。麻藥。偷渡客》在國際影展間斬獲大獎,不過對於緬甸文化背景沒有一定程度理解的觀眾(如我)來說,看得相當辛苦,偽紀錄式的拍攝方式坦白說也略顯單調。

沈可尚導演的《美好的旅程》則又更加冤枉,透過幾個女人之間的話,父親的出現與對白,都讓在場觀眾(包括我)困惑不已。同樣地,導演提到自已本來拍了九十分鐘,或許是因為故事刻意沒有交代清楚,於是在幾部片中略居劣勢;最後則是拍過《逆光飛翔》導演的張榮吉的《老張的新地址》,這部帶著不切實際卻詼諧有趣的小品,從「我家原來真的是在海上」做結,看完覺得高捷大哥辛苦了,故事取材從寓言出發,顯得相當討喜。

無論如何,從台灣觀眾來看,莫過於凸顯一個事實,就是國人對歐美電影文化的熟悉度遠高過近鄰,亞洲題材就稍居劣勢。無論電影是否能夠縮短與世界的距離,關於影展,身為普通影迷,無非是希望能多多看到好的新片,能夠從一部又一部的電影中,得到與自身對話的過程,那無疑是最最寶貴的經驗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unlight1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