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:趙薇除了是眾所周知的演員,也是很早就接觸影視圈,做為第一部導演處女作,早已面對好各方矚目和說法,準備一次精彩地綻放。

文│Ju Chung 【本文已同步新增至遠見雜誌生活情報專欄

遲了一年多,大陸票房大熱之作《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》「終將」來台上映。這部未演先轟動的電影,不僅集結了「小燕子」趙薇、監製關錦鵬、編劇李檣等堅強陣容,台灣男星趙又廷,以及楊子姍、江疏影,韓庚等人的加持,看上去更是錦上添花。有道是大陸電影來台,向來「不得善終」;然而,《致青春》能夠提供給我們的,不僅是愛情的載體,校園的單純,還有職場後的事業、和社會法則等,倒是一部誠意之作。

改編自八十後辛夷塢的同名小說,趙薇碩士畢業作品,大張旗鼓。導演知名,似乎不足以證明人氣爆棚。不過,《致青春》可以說是趙薇的一次私人回憶,他要在電影中解決的,無非是觀眾對現實部分的共鳴,讓這部通俗易懂的電影,找對了觀眾,才算解了一樁心願。

作為「青春是…」的命題,台灣向來拿手,無論是九把刀的《那些年,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》,或者是前年入圍金馬五項大獎的《寶米恰恰》等,或是時代愛情大作《女朋友*男朋友》等等都屬近年來的佳作。於是,在《致青春》中,讓觀眾看到的,則應該是更具「中國特色」的生存現實。

青春是一堆符號,好比「耶誕舞會」之於讓年輕男女們有了堂而皇之的理由,表達心中的愛意;「大學宿舍」之於閨蜜、哥兒們之間的親密交流。青春有了綻放和凋零的可能,無論最終,故事是否圍繞著導演自己心中的影子,那些都將無所遁形的展現在大銀幕上,觀眾將一眼看穿。

 
圖:台灣演員代表趙又廷片中的表現雖褒貶不一,不過每每參與大片作品,也是相當幸運。

一部電影讓觀眾有了共鳴,必備法則之一肯定是導演本身的真誠。而《致青春》反映的真誠則是在於趙薇從生活中提取感興趣的,並將這逝去的記憶,透過電影媒介,將之放大,將個體擴散到公眾回憶。於是在回憶過去的時候,都會因為不同個性、成長背景、思考方式而導致不同的狀態。

所以我們在電影中看見,趙又廷飾演的陳孝正,極富理性,為了生存,不惜犧牲愛情,彷彿知道什麼是前途,似乎也明白什麼對自己最重要;楊子姍飾演的鄭薇,敢愛敢恨、天真爛漫、秉性純良,百折不撓後卻似乎忘了自己還有悲傷;江疏影最符合傳統觀念下的女性,到了該結婚的時候就找個人嫁了,看似柔弱不堪,需要百般呵護,最終甘願在大時代底下,與世無爭。

《致青春》說穿了要講的還是那股年少情懷,而不全是取悅觀眾的娛樂精神,最大的現實就是它真實地再現了青春的歷程。有人說,鄭薇是導演趙薇自己,也許是吧,端看個人解讀。影片對於細節的捕捉、對美術的講究、音樂的選用(例如〈紅日〉、〈90年代舞蹈〉等,看海豚、織圍巾等等,都呈現了一定的時代感。

關於青春,究竟還有甚麼好說的呢?趙薇在受訪時提到,人們還能夠給愛情(這個非關金情和利益的無用之物)一個甚麼位子呢?愛情成為隱喻,人們對於他取捨的多寡,標示了他們人生態度的不同。於是,影片一部分將筆墨著重在「終將逝去」而非曾經擁有的時代感上。

於是,觀眾評論不知不覺衍生出「後半段」比「前半段」還要糟糕等不一說法。青春是一種符號,社會當然也是另一種符號。當「今天的成就是用做人的失敗換來的」,呈現出的種種殘酷,讓每個人都有那麼「不要臉過一次」。大學畢業,工作招聘,相親、結婚,這些在學生時代被拿來取笑的「符號」,來到了社會,就立刻變得正常了起來,而同學會上那總是被調侃的緋聞對象,也成了既難堪又美好的回憶了。

 
圖:「任性、活潑、無理取鬧」是楊子姍在電影裡的印記,青春總是不容許任何一次遺憾,被「富養」的掌上明珠,總是敢愛敢恨,好像這個世界不能對不起自己。

我的青春,我的愛情,我的大學,《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》在去年於大陸上映時已締造7億人民幣(約台幣38億元)的票房。不過,在歷經外在人氣加持外,真正要能推動觀眾走進戲院的,就不僅是「人」的問題了,而是影片自身的好壞所能決定。

去年同期上映的愛情題材,先後有薛曉路的《北京遇上西雅圖》,以及中韓合製的《分手合約》,各個都是話題之作。《致青春》接下這支棒子,持續延燒愛情大旗。身為一部「最奢侈」的畢業作品,緬懷了大部分觀眾的青春回憶,也相當集中地呈現出各式各樣的人生走向。

不同人的愛情故事其實是表現了不同人的生命態度,不經意之間,青春已經悄然逝去,我們終將好好把握當下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unlight1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