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:茱莉亞羅勃茲當初接到戲約時,匆匆表示自己能夠對著梅莉史翠普破口大罵,對此感到興奮不已。
文│Ju Chung 【本文已同步新增至遠見雜誌生活情報專欄】
今年奧斯卡頒獎季中,《八月心風暴》強勢提名女主角和女配角,然而真正叫人回味再三的,還是這部電影所帶出的家庭核心概念。電影改編自好萊塢五、六十年代的中產階級家庭劇,對導演來說,要將三小時半的戲劇,製作成時長二小時的電影,勢必得做出一番取捨;而「家家有本難念的經」,甚至不足以描繪這家子所根深蒂固的原生「毒瘤」。
提到「回娘家」,大概是茱莉亞羅勃茲在片中最討厭的事。在我們的傳統社會中,老人家其中一方離世後,老伴留給人的印象便是舉止怪異的老太太,這類事情確實時有所聞。老戲骨梅莉史翠普正是這位讓人心生厭惡、又不得不尊敬的核心人物,而不帶髒字地攻擊別人則是這個女人的拿手絕活。
老爸過世,女兒、女婿等各路人馬回家奔喪,只是萬萬沒想到的是,這次的家族相聚,正悄悄地將所有人的情感弄得翻天覆地。美國概念版海報上一間屋子的形象,即是一個濃縮的舞台,將所有戲劇衝突集結,準備給觀眾帶來一系列精采好戲。
《八月心風暴》所走的路線,無非是中心人物(父親)離開後,家族秩序如何演變的過程。有句話說得好,暴力發洩不能解決矛盾。然而家人之間的言語暴力,卻是不得不承受的殘酷宿命,尤其老媽子又是個老毒癮的同時,則讓這整件事情走向更加雪上加霜。
「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,但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。」茱莉亞羅勃茲身為大女兒,迫不及待將家中的每一顆藥都摧毀殆盡。因為在她眼裡,老媽給人太多負擔、太多麻煩。更加無法忍受的是,生活上所有的大小事,似乎全憑她一條毒舌,立刻喪失了意義、失去了精神。
圖:餐桌是電影中的重要道具,表面上和樂融融,實際上各有心事。
「餐桌戲」貴為本片最為經典的橋段大概無庸置疑。「誰叫有些人就是容易被真相激怒」,而梅姨竟也有意無意地試圖主導起在場人物的所有感情,誰叫餐桌需要秩序。於是,有了率先對著在場男士的衣著發難,再對接下去有氣無力的代禱點燃戰火,根本一波未平、一波又起。
電影至此,用文字敘述來看,其實容易讓人誤以為是某類八點檔家庭劇。當然,在電影表演上,若是感情狀態沒有拿捏,或者在場面調度上稍嫌拖沓或處理不當,那些沉痾已久的家族秘史,就容易被處理成中產階級的無病呻吟。甚至,還讓觀眾把電影當成無聊、吵鬧的笑話。
所幸,梅莉史翠普的演技早已為人首肯,也是本片的一大看點。不僅成功地將哀傷、虛弱、無奈、嘲諷、狡黠、掌控欲、喜怒無常等情緒表現的淋漓盡致,也成功攫住眾人目光;有道是,「權力本身充滿了藥物作用」,甚至最強大的配角蘿勃茲也為此氣得暴跳如雷。不過兩人在拿捏人物性格中,則顯得非常關鍵。尤其前者一人Hold住全場,堪稱精準地掌握整場戲的節奏。
然而,這家子的不幸,才剛剛開始。
圖:真相總是極其殘酷,人們通常會為了保護心愛的人而選擇撒謊。
二女兒面對自己的情感,和小表弟的曖昧橫生,竟也被識破和道出不為人知的秘密;三女兒帶來的「未婚夫」,也因和姪女之間的關係引發眾人戰火。看起來「最沒事」的大女兒,也和丈夫(伊旺麥奎格飾)之間的感情搖搖欲墜。
然而這些鳥事,身為大家長的老媽子好像也都看在眼裡。
《八月心風暴》和其他電影不同的是,它主要是以戲劇衝突塑造人物,試圖從瑣碎的對話當中融入幽默,讓電影回歸小舞台,而觀眾的目光自然而然就放在幾位主演的表情和行為的變化中。
舞台劇需要花時間鋪陳的情節,電影,則可以直接用畫面加以詮釋。推動電影情節的,通常不是外部世界的物質干擾,而是劇中人物的活動和對話。因此,讓觀眾試著去理解種種帶刺的表象,層層剝開家族內核那腐敗、殘破的一面,是這部電影的重點所在。
回到現實,每個人的家庭或許都有各自的辛酸史。殘酷現實累積,時常壓得我們喘不過氣。無論這類的電影是否能成為我們的「垃圾回收站」,有種幽默的說法是,若是你感到對自己的家庭厭煩了,那麼《八月心風暴》若是沒讓你感到好一些,那實在相當抱歉。
留言列表